close

有一說法:

能源統計月報(http://www.moeaboe.gov.tw/opengovinfo/Plan/all/energy_mthreport/main/p2.htm)
民國100年1月電力最終消費18,588百萬度,較上月減少6.69%,較上年同月增加5.73%,其中工業及能源部門用電最多占55.54%,較上年同月增加10.80% ;服務業部門次之占18.10%,減少0.74%;住宅部門成長1.00%;能源部門自用減少0.73%;農業部門成長0.78%;運輸部門成長5.53%。
從台灣排放部門來看,這2億7000萬噸的二氧化碳(台灣碳排放量),以能源工業排放最多,比例高達61.9%;其次為工業19.9%、運輸交通14.0%

根據: 石化業節能技術手冊. - EnergyPark_節約能源園區
http://www.energypark.org.tw/_admin/_upload/news/knowledge/182/file/%E7%9F%B3%E5%8C%96%E6%A5%AD%E7%AF%80%E8%83%BD%E6%8A%80%E8%A1%93%E6%89%8B%E5%86%8A.pdf
根據經濟部能原局94年的統計資料顯示,石化業歷年最終能源消費佔全國之比例約23%~33%,其中佔石化能源消費最大宗的化工業佔工業部門最終能源消比例約35%~56%,並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

所以問題重點不在於政府或台電說的「民生用電」(民生及商業用電比例也只不過佔20%多)
而是在於「拼經濟」下高炭排放、高耗能的產業,如~石化業!(工業及能源部門用電最多占將近60% )

台灣核電總電力雖不到20%
但在拼經濟(增加高炭排放、高耗能的產業規模)又得控制炭排放量下!火力發電受限下似乎很難廢核電或不發展核能!
如不要核電,其中一個解決方案是『節電』(節電的方法之一就是以價抑量)
如是降低甚至淘汰「高耗能」、「高二氧化碳」的產業,不但可「減碳」連帶所需的電能也大幅減少,全台電力備載也可從現在尖峰時間的20%多提昇至30%~40%,如扣除核電的18%,全台電力備載也可達20%~30%!
但現實上,台灣政府在拼經濟求生存下勢必繼續拓展石化業及高耗能產業,現有的備載電力20%多恐怕也不夠用,且為了平衡石化業等高碳排放產業所排出的更多二氧化碳,勢必減少火力發電以減少台灣的總碳排放量!但又必須供給更多的電給這些增加的高耗能產業用!增加核能發電成了唯一選項!


可是...


從前教科書教我們,核能災變發生率萬分之一,1萬年才有可能會發生或根本不會發生,就算發生了外洩,只要撤離核電8~10公里就安全,台北離核電廠超過10公里根本不用擔心。
問題在於撤諾比及福島核災的實際狀況卻顯示,人們的核災發生率卻遠遠大於萬分之一(全球核電廠約440座,嚴重的2次、重大的1次、具有場外風險的3次...),一旦有嚴重事故,撤離及受污染範圍不是5~10公里,而可能是20~200公里遠,日本首都東京現在還能住人就在於離福島核災200公里遠,台北呢?高雄呢?其他台灣各地又離多遠呢?

再回頭說台灣核能安全,311後政府說台灣核電廠比福島多生水池,就算如福島的電力全喪失也有生水池的無動力降溫。
可是後來又被發現核電廠的生水池、水槽等耐震係數不足必須開始進行補強工程。
另外就是福島發電廠海嘯為14~15米高,然而台灣的核電廠設置高度與福島發電廠相同為10~12米,能擋已知的可能海嘯10~12米,但對未知的海底斷層(日本311屬未知的斷層)造成的超級海嘯等複合災害是否足夠也被人擔憂!

要是台灣沒有低碳排放的核電,台彎高耗能高碳排放的產業勢必無法與國際競爭,對台灣的經濟是一個大打擊,已非單純的電價調漲問題!


有人說,核電就好比是興奮劑,一旦上癮很難戒掉!


 


以下引述中華民國核能學會說法:http://www.chns.org/s.php?page=1&id=34&id2=1839


行政院國科會已於 2011 年 8 月 19 日公布可能襲擊台灣之海嘯震源計 22 組 數據,這些數據經二維海嘯模擬分析,初步結果顯示:各海嘯源對於台灣各核 電廠之最大影響分別為核一廠 2.8 公尺、核二廠 2.5 公尺、核三廠 10 公尺、龍 門廠 3.4 公尺;相較於國科會以 海溝及斷層 錯動來考量海嘯,台電則額外納入 不明原因的歷史紀錄海嘯來設計各核能電廠高程,評估的海嘯溯上高度分別為 核一廠 10.73 公尺,核二廠 10.28 公尺,核三廠 11 公尺,龍門廠 8.07 公尺,而 決定各核電廠位處高程分別為核一廠 11.2 公尺、核二廠 12 公尺、核三廠 15 公 尺、龍門廠 12 公尺,確保海嘯不致對廠區造成溢淹,影響電廠安全運轉。


台灣原能會依據日本經驗回饋,假設台灣同一電廠兩部機組均發生爐心 熔 毀嚴重 事故,但圍阻體與反應器廠房沒有受損,經嚴重事故安全分析,結論顯 示:核一、二廠周遭需疏散之區域範圍,均小於 5 公里,核三廠則小於 7.5 公 里;但在以民眾安全為首要考量下,原能會擴大緊急計劃區域為 8 公里,即可 保守避免廠外民眾受到超過法規規定之輻射劑量;如果反應器廠房與圍阻體也 因氫爆受損 ( 機率極低 ) ,台電公司也可結合氣象與擴散分析軟體,建議主管單 位採行輻射實際分佈情形之變形計畫性避難區域,即可避免疏散人員與幅員過 大,而社會資源仍可承擔


 


說實在的核能學會的說法,未把地震後大台北已受損嚴重可能無力再承受大規模災害也考慮進去,讓人覺得太過自滿及輕忽,這樣的核安保守思維讓人擔憂!


如果是山腳斷層大挫動,大台北可能會停電停水,為數不少的房屋倒塌,橋樑及高架橋斷裂倒塌,到處需要救援,網路、電話、電視廣播是否能維持正常也是問題,要是此時核電廠也因斷層大挫動而出問題,在通訊中斷下台電公司行政單位擊氣象局也可能因地震而受災,那時如何結合氣象與擴散分析軟體?又如何通知已焦頭爛額的主管單位?又如何依變形計畫性通知通訊中斷的區域居民避難?就算要疏散,路和橋都斷了如何疏散?房子損傷倒塌又能去哪躲?且地震後48小時的黃金搶救時間是否因此中斷救援?當下天災後已需救援的社會真的還有資源來馬上承擔核災的創擊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荳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